沈帥青: 無懼錯過網絡信息 保身心平衡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8/12/28 00:10

分享:

分享:

作者Facebook專頁

有酒店公司調查發現,時下人們愈趨喜愛無網絡的旅遊景點。源源不絕的手機信息令人難頂,本港學童及打工仔皆深受其害,但只要下意識地控制自己的屏幕時間,或有望改善情況。

不少人會不時翻看手機,生怕錯過新信息,牛津英語字典早在2013年已收錄FOMO(fear of missing out)一詞,形容這種心態。FOMO讓現代人疲憊不堪,與之相反的JOMO(joy of missing out)應運而生,據發明此詞的科技商人Anil Dash,人們應該為自己力求一刻獨處及安寧,不受社交及互聯網主宰生活。

Hotels.com近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,偏遠及無網絡(off the grid)的旅遊景點查詢數字在一年內上升18%,部分如格陵蘭島更上升65%,反映JOMO理念開始得到認同。此趨勢亦與其他研究吻合,國際市場研究公司Euromonitor今年預測,JOMO將會是2019年的一大趨勢, 指出不少人希望與日常忙碌生活脫節。

在本港而言,無論大人或細路,皆無法下綫。香港兒科醫學會及香港兒科基金今年指出,高小至高中學生當中近7成因經常在綫而感到疲倦。微軟更早在2015年已發現,7成本地員工隨時「on call 」,被要求在4小時內回應同事或客戶,即使收工亦無法真正抽身工作。

源源不絕的手機信息通知,徒添壓力及焦慮,科企如Google亦深諳消費者需求,今年在其官方網誌上公布,將透過其Digital Wellbeing計劃融入JOMO理念,包括透過內置工具顯示及限制手機使用時間,並提供其他功能如限制部分通訊軟件的功能,幫助用家下綫。

港人或未必有時間與金錢,遠赴格陵蘭島等偏僻地方尋求獨處及安寧,但JOMO最重要是取決於心態。《福布斯》建議,想取得JOMO可由簡單方法,例如下意識地只回覆較重要的信息,並學會拒絕其他人對自己的求助,以免過於疲勞(見表)。

發明JOMO一詞的Anil Dash亦推薦數碼排毒(digital detox),即強迫自己在個別時段(如睡前)不再翻看手機等電子通訊儀器,學會不再時刻擔心錯過社交媒體信息。

JOMO理念簡單,在工無定時的本港要做到卻有難度。但市民有意識地避免自己,受困於源源不絕的新信息及資訊,便已算為改善身心平衡踏出第一步。

JOMO怎改善生活?

  • 設下界限:力資源專家Michelle Manskie表示,若太踴躍承諾幫助他人,只會令自己過於疲勞,對己對人皆不利,建議學會拒絕做自己不想做的事,即使同意幫忙也應設下時間等限制。
  • 分清輕重:並非所有短訊或資訊需要馬上回覆或觀看,《福布斯》建議分清輕重,有意識地控制自己不被手機響鈴掌控。
  • 脫離虛擬:醫生Kristen Fuller認為,社交媒體可加劇所謂FOMO(害怕錯過朋友圈消息),應每日專門就社交媒體使用時間或時段設下限制,並鼓勵自己藉煮食、戶外活動等,回歸現實。

撰文 : 沈帥青